TNL Column

關鍵評論網 專欄

邁向2030年新售35% 從廣設充換電站到車行轉型,政策該怎麼做?

作者:

從永續發展到淨零排放:運具電動化是關鍵角色

 

蔡英文總統在世界地球日出席美國在台協會美國創新中心(AIC)舉辦的論壇時表示,世界上多數國家皆立下了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,台灣當然也正積極部署,希望能達成淨零排放,其中運具電動化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。

 

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年五月受訪時表示,在政府淨零排放的目標中,包含能源轉型、運具電動化、製造業與工業綠化,將是未來政策的三大軸線,其中運具電動化和民眾的生活關聯性最高。而在行政院2019年所核定的永續發展目標中,便早已提及2030年公務車輛及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,以及2030年新能源機車佔新售車比例達35%的目標。然這些目標雖稱具體,但在2020年全球掀起的減碳浪潮下,與積極部署的其他國家相比,由於相對缺少更積極的作法,因此顯得緩慢而保守。

 

在世界各國的行動中,亞洲國家如日本自2017年對經過認證的電動機車進行補助,近一年,日本政府更正式宣示了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35年禁售燃油車輛等目標,並將購買電動車輛的補助大幅調升;印尼再生能源部在今年提出2040年銷售全電動二輪車,2050年全國僅銷售電動汽車的計畫;而同屬機車大國的印度也不遑多讓,印度能源再生部自2011年起便投入9.5億盧比,補助本土製造之電動車輛,更在 2017年宣布「2030年起新售車輛全面電動化」,甚至考慮在2025年起就要禁止銷售150cc 以下的燃油機車。

 

歐洲國家英國宣示將提早在2030年停止銷售燃油車,對電動機車更給予最高約台幣55千元的補助;法國計劃從2040年起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,電動機車補助方面則給予最高約台幣3萬元的補助;德國早在2016年即提出將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,這對汽車工業大國的德國來說,無疑是展現產業轉型破釜沉舟的決心。此外,德國更推出獎勵政策,只要於2011518日至2020年年底間首次登記的電動機車將免稅10年,期滿後減稅50%。除上述國家外,2019年丹麥領軍10國,要求歐盟2030年禁售燃油車,並提出補助電動交通載具的各項方案。

 

而台灣若要追上國際的腳步,加速推廣運具電動化,現階段有什麼是政策端該做的努力?

 

持續推動購車補助方案,穩健延續電動機車產業發展

 

在購車補助項目上,政府近年的作為確實有目共睹。然而綜觀台灣整體車輛產業的市場,電動運具的佔比仍舊極低,不具產業鏈生態的穩定性,更無力支撐開放下游端維修市場的量體規模。依最新統計,目前在台灣825萬輛的汽車中,只有14千多輛是電動車,1,416萬輛的機車中,也只有48萬多輛是電動機車,占比分別為0.17%3.3%,事實上,近年來電動機車產業的市場波動震盪劇烈,民間環保團體及專家學者多認為與政府政策的搖擺有極大的關聯性。工研院《全球機車暨電動機車產業回顧與展望》報告中即提到,電動機車銷量受賦稅減免、購車補助、環境法規等政策手段影響甚大。

 

現階段台灣的電動車輛仍處於「中長期看好、短期量少震盪」的起步階段,仍須政策支持以維持市場量能,才能避免剛起步的新興產業面臨重挫。然而,台灣在政策上不但沒有給予足夠有效的支持,反而傷害了電動機車產業。先是在政策目標上於2019年暫緩推動2035禁售燃油機車的目標;空氣污染法規更對移動污染的管制、限制行駛區域等政策毫無作為;更在2020年大力補助燃油機車,導致台灣電動機車市場的大幅震盪、衰退。

 

尤其補助購買燃油機車的政策,已對電動機車市場造成極大的傷害。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的統計,對比201918%的新售電動機車市占率,2020年新售電動機車市占率直接腰斬,跌至9%;新車領牌數較2019年直接從約168千輛下跌至2020年的99千輛,跌幅達41%;相比全球電動機車市場的強勁成長,台灣市場表現可謂是「獨步全球」。

 

 

2019-2020年電動機車累計登記與新車領牌數統計

2019

2020

累計登記數

新車領牌數

累計登記數

新車領牌數

較去年同期成長(比例)

1

201,980

7,647

361,841

2,101

-72.53%

2

207,335

5,473

368,866

7,243

32.34%

3

217,020

9,956

378,891

10,322

3.68%

4

226,822

10,115

387,453

8,817

-12.83%

5

238,668

12,081

393,628

6,460

-46.53%

6

250,477

12,003

400,707

7,337

-38.87%

7

262,865

12,591

410,469

10,159

-19.32%

8

275,301

12,647

418,387

8,149

-35.57%

9

288,239

13,218

428,368

10,261

-22.37%

10

306,997

19,272

437,254

9,194

-52.29%

11

331,477

24,833

445,878

8,948

-63.97%

12

359,934

28,701

455,764

10,213

-64.42%

合計

359,934

168,537

455,764

99,204

-41.14%

 

資料來源:交通部統計查詢網(2021)

 

在全球各國皆加強力道,提高電動車輛購車補助方案及燃油汽機車禁售政策的對比下,我國若進一步取消電動車輛補助措施,勢必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,弱化交通工具減碳、削減空污之積極作為,不利於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宣示,更與已經完成的空氣污染防制目標背道而馳,故電動機車的購車補助宜繼續維持,以穩健延續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。

 

有效強化能源補充設施的建置,打造更友善的電動運具使用環境

 

無論是長遠來看,要將台灣打造為電動機車大國;還是短期來看,要增進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;打造友善的使用環境都至為重要。由於電動運具的續航能力是許多民眾購車的考量重點,能源補充設施建置便是重要的工作。而現況下台灣雖為加速能源補充設施擴張而祭出補助方案,但仍有兩大問題待解決。

 

其一,現在的補助方式採「齊頭式」的補助,也就是僅以能源補充設施的「站數」為目標,卻未考量換電站的使用效能,落得政策立意良善,卻反而不利於整體資源投入後效益的最大化。

 

採用「站數」進行補助,具體而言會產生什麼問題?以如今市場主流之換電站為例,由於各家廠商的機台設計規格不盡相同,導致單一機台的電池槽數量落差極大!市場上的換電站,從最小規模的5個槽位、至目前最大規模達210個槽位。又實際上,「單一站點」隨著市場需求與廠商投入建設的規模差異,可能設置一至數座不等的機台數量,使得每一站點實際能夠服務使用者的電池槽數量差距進一步擴大。

 

然而這樣的差異並未確實反映在補助資源的分配,與政策目標的設定中。無論實際服務的量體規模與大小,在政策效益的評估中皆僅為「單一站點」,造成使用量能較低之小型換電站,與使用量能較高之大型換電站,補助經費竟然為相同金額之窘境。

 

故政府未來在相關政策的研擬時,應參酌相關數據,制定以「電池槽數量」、「實際服務人次」、「實際換電次數」為基礎之補助分級辦法,才能將有限的資源做效益最大化的運用,同時也鼓勵業者強化充換電站的研發及營運效能。

 

其二,應將既有充電站點的擴建也納入補助範圍。由於現況補助措施採取「擴增站數」、「先審後建」等原則,導致既有站點的擴建不在補助實施要點的範疇中,對於交通便利、易達性高之站點,部分用戶已建立固定的使用習慣及交通路線,一昧增設站點既不符合成本效益,也可能與使用者習慣相違,不利於真正建構友善使用環境之目標。也因此,對「擴建既有站點的服務量能」,建議應納入政府鼓勵企業設置能源補充設施的標的之內,以免徒增站點,卻沒有真正貼合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。

 

將機車零售端納入車行轉型工作計畫,加強轉型誘因

 

在運具轉型的過程中,傳統機車行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無論蔡英文總統以及行政院蘇貞昌院長,皆曾表示政府輔導電動車的同時,也會協助機車行同業轉型,將第一線機車零售業納入電動機車產業鏈轉型的一環。事實上,現階段政府確實已編列4.5億元預算,開設一系列機車維修技術課程,為技術實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協助,自2019年起至2022年,輔導國內1萬家傳統機車行轉型,同時也提供優惠融資貸款。然此一方案雖在擴展電動機車的銷售及後續維修量能上立意良善,但遺憾的是,現階段電動機車佔比僅達整體機車總數的3.3%,後續維修市場的量體仍舊過低,難以支撐其營運獲利,自然導致車行轉型的意願和動能薄弱。也因此,當務之急是在照顧機車零售端的同時,加速擴增電動機車的市場占比,「獎勵機車零售端對電動機車車款的銷售數量」應成為下一階段補助政策可以考慮的方向。

 

打造更健全的電動運具生態系,請政府研擬電動機車的「新五年計畫」

 

根據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所做的最新民調,有高達87%的民眾支持台灣發展電動運具產業(電動機車、汽車、巴士)。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019年拍板定案的《台灣永續發展目標》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中,設有「2030年新能源機車占新售車比率35%」指標,民調中,則有8成(80.1%)民眾支持政府訂定的這項指標。既然運具電動化已成為全球淨零排放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,更是政府、產業與民間公認的轉型目標,故我們更該制定能讓各界共同努力的合作方案。

 

 

政府已於2017年底核定「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」,規劃2018年至2021年電動機車的整體戰略計劃,備受業界肯定。如今方案計畫已進入時序後半段,行政院永續發展目標中明確訂下2030年新能源機車佔比需達到35%的目標,為達成此一願景,產業界呼籲政府應由上而下,制定具體的政策藍圖與手段。而一個全新的、大膽的、呼應國際減碳趨勢的「新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」,將有助於產官學界的通力合作,打造一個更健全的電動運具生態系,翻轉台灣在交通運輸產業的視野與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