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》呼應賴總統520談話,電動運具承載了國家淨零願景的社會使命
賴清德總統於5月20日發表執政週年談話,明確指出當前國家面臨的三大核心挑戰:氣候變遷、健康促進與社會韌性,同時宣布政府會持續投入超過1兆元的淨零轉型預算,協助產業再造及轉型升級。 此外,談話中也將減碳作為改善空氣品質的重要策略,恰好為環境部近日發布的《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》提供最佳的政策脈絡。 從氣候變遷角度,全球暖化等現象促使各國政府力求降低碳排放;從健康促進角度,降低碳排放可以改善空氣品...
賴清德總統於5月20日發表執政週年談話,明確指出當前國家面臨的三大核心挑戰:氣候變遷、健康促進與社會韌性,同時宣布政府會持續投入超過1兆元的淨零轉型預算,協助產業再造及轉型升級。 此外,談話中也將減碳作為改善空氣品質的重要策略,恰好為環境部近日發布的《空氣品質政策白皮書》提供最佳的政策脈絡。 從氣候變遷角度,全球暖化等現象促使各國政府力求降低碳排放;從健康促進角度,降低碳排放可以改善空氣品...
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高關稅政策後,為出口導向的產業帶來重大衝擊,也顯現出國際經貿局勢的多變與不確定性。這場貿易震撼更凸顯一個現實:邁向規則穩定、承諾明確的市場,如歐盟,將是台灣出口產業布局的下一步重心。 歐盟所重視的不只是產品品質,更是企業在減碳上的實質作為。2026年即將上路的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,核心不是關稅,而是以碳排作為貿易門檻,要求商品具備可檢驗的減碳足跡,成為歐洲市場的貿易規...
在2024年10月24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,賴清德總統主持時指出要重新設定2032年和2035年更加積極的減碳新目標。執行秘書環境部彭啟明部長則宣布,各部會需提出2032減碳旗艦計劃,以達成下次會議將訂定的2032減碳新目標,加速台灣減碳進度。 在運輸部門減碳策略中,機車電動化可說是能最快與最有潛力改善運輸碳排的策略,橫跨淨零減碳關鍵目標七與十,更在環境部第二期空污防治方案中...
今年(2024)5月20日,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,表示國家將發展「五大信賴產業」,也就是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軍事工業、安全監控與次世代通訊等產業,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,掌握時機,持續壯大台灣的科技與經濟。在7月15日,行政院更宣布將籌組「經濟發展委員會」,將「五大信賴產業」列為重點項目,推動台灣成為「人工智慧島」,帶動百工百業發展。 乍看之下,「五大信賴產業」與電動機車的發展並無相關,然而...
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(SMAT)於8月發布《淨零臺灣:2023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與願景展望》(以下簡稱戰略報告)。在之前的文章,我們淺談戰略報告中所盤點的電動運具產業發展效益,本篇文章要進一步說明SMAT在報告中提出的政策建言。 畢竟電動運具的潛力雖有目共睹,但能否在理想時程達到目標,才是能否發揮產業價值的關鍵!SMAT呼籲,「2050淨零轉型」已是明確目標。達到目標的過程,要讓所有的利...
7、8月暑假期間,常是各家機車廠商積極促銷的時刻,近來引起最多討論的,當屬GP125燃油機車車款祭出低價促銷方案,提供4萬元以下的破盤價,再透過鋪天蓋地的媒體廣告投放,藉以吸引消費者青睞。這波行銷策略有效帶動各界討論聲浪,也引發兩項質疑: 第一,是讓部份民眾對品牌誠信產生疑慮。 因為在2019年,GP125的含稅售價約為5萬元,當時製造商表示,每賣一台GP125只能淨賺758元。為何到了2...